新华社长沙4月8日电 题:长沙书本博物馆:怎么让冷门不冷、绝学有继?
新华社记者张格、戴斌
【博物馆故事】
约18年前,它作为国内首座以书本为专题的博物馆向大众敞开。彼时,书本还被视为“冷门绝学”,观赏者寥寥。
韶光流通,“冷门”变“抢手”。2024年,长沙书本博物馆招待观众近百万人次,创下前史新高。橱窗里,一枚枚经过精心清洗、脱色、脱水等修正和维护流程的书本,向观众婉转叙述西汉、东汉、三国等前史时期的社会面貌。
三国时期的“户口本”登记了哪些内容?1700多年前的官员是怎么查询贪腐案的?孙吴时期一般老百姓的生计境遇怎么?……博物馆收藏的10余万枚三国孙吴编年书本,让人们穿越千年,一窥古时人间烟火。
书本,纸张创造前我国古人最首要的文字书写载体之一,细长形为“简”,宽、厚者为“牍”。内容包含官方文书、私家函件、书本抄件等。经由专家的开掘和维护,人们透过书本所记载的赋税、户籍、法令、屯田、信件等信息,可以“看见”实在而丰盈的前史。
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迄今共出土书本超越30万枚。其间长沙累计出土书本数量占全国出土书本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,是我国出土书本最多的城市。
冷门何故不冷、绝学怎么有继?日前,长沙书本博物馆馆长马代忠承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。
【对话馆长】
记者:长沙书本博物馆的首要藏品有哪些?
马代忠:长沙区域出土的书本数量巨大、内容丰厚。我馆首要藏品为1996年在长沙市中心五一广场走马楼发现的三国孙吴编年书本、1997年五一广场九如斋出土的东汉书本、2003年走马楼出土的西汉书本,以及西汉长沙国王后“渔阳”墓出土的书本、金玉器、木漆器等文物。收藏书本总数超10万件,一级文物达1236件。
其间,走马楼发现的三国吴简数量达十余万枚,是我国历年出土书本数量最多的,其间已知的有字简为7万余枚。这些熟睡千年的文字以长沙郡临湘县(今长沙)的政府文书为主,许多是不被正史记载的,如其时户籍管理、赋税交纳、司法案子、商场买卖、百姓日子等很多内容,归于“百科全书”式的出现。
透过这些书本,咱们看见愈加明晰、鲜活的三国长沙,极大地丰厚了人们对三国时期前史的知道。
记者:离别十年后重返博物馆并担任馆长,您感遭到哪些改变?
马代忠:我很快乐看到承载厚重前史文明回忆的书本,从前期的无人知、无人问,逐步成为学界的抢手显学,也遭到越来越多一般观众的注重。
咱们的文物维护和考古研讨取得了重大进展。完结了走马楼吴简的科技维护与收拾,并已出书系列专著11卷33册;树立数字化维护规范流程,完结2620件文物建档、6006枚书本红外扫描,完成文物维护从经历型向科学化跨过;在不断晋级的科技方法加持下,新筛选出4000多枚有字简,复原了从前肉眼不行见的笔迹……
这些改变的背面,是各级部分的注重与支撑,是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文明需求,是维护、收拾、研讨人员在冷板凳上日复一日的据守。
记者:与青铜器、金银器等文物比较,书本的外观一般、内容不流畅,关于一般观众吸引力缺乏。怎么让更多人乐意走近书本?
马代忠:确实,书本不同于其他文物,它需求凭借超卓的叙事方法,以故事性、情节化出现内容,才能让观众更好承受。
近年来,我馆不断测验新的表达方法。如研制AR社教绘本《吴简的国际》,让书本以数字化方法触达受众;推出各类社教活动,约请咱们体会制造书本、担任讲解员;推出“书简游长沙”文博主题游,以Citywalk的方法串联起长沙五一广场等书本出土地……
但咱们深知做得还远远不够。面临海量的研讨成果,怎么概括、总结,以更具立异性、互动性的方法叙述好书本故事,是咱们接下来的最大课题。
咱们期望前来博物馆观赏的观众,不只透过展柜看见书本的容貌,也能与古时日子在这片土地上的先人发生共情,为长沙这座前史文明名城萌发自豪感。
记者:本年全国两会期间,湖南代表团提交了关于在湖南树立“我国书本中心”的主张。您怎么看待这一主张?
马代忠:这一主张遭到国内简帛学界广泛注重,表现了湖南在文明遗产维护使用方面的自动担任与作为。
湖南出土书本数量巨大,且年代序列完好、内容丰厚。多年来,我馆、湖南省文物考古研讨院、长沙市文物考古研讨所等文博组织,在维护研讨方面积累了丰厚经历。
下一步,咱们将活跃整合全市书本资源,与省内外文博组织、高校、科研组织等展开协作,树立书本资源数据库,进一步提高书本的影响力。
现在咱们正推动博物馆全体提质改造,馆内根本陈设也将迎来全面晋级。2026年是走马楼吴简发现30周年,咱们方案到时推出精品陈设展,以更生动的叙事方法出现历年来的研讨成果。一起,经过联动邻近的天心阁、白沙古井等长沙前史地标,打造“书本文明片区”,经过“文明+旅行”“文明+科技”,让书本上的文字活起来。(完)